固體廢物進口量較4個月前減半 進口固廢環保標準全面加嚴

      2018-03-14 10:25:00
      szadmin
      轉貼
      8652

      每經記者 李彪 2017年7月,環保部等部門發布緊急措施扎緊進口“洋垃圾”的袋口,禁止進口包括塑料在內的24種“洋垃圾”。這一舉措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已經收到了顯著 的效果——2017年12月,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我國進口固體廢物總量為183萬噸,比8月份進口量374萬噸減少51%以上。

        2018年1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環保部獲悉,近日環保部會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冶煉渣》等11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進一步提高了進口固體廢物的環保標準。

        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2016年進口固體廢物約4658萬噸,主要進口廢物類別分別是廢紙、廢塑料、廢五金類,占到了 88.9%。按照現行環控標準中夾雜物含量要求估算,以上三類進口固體廢物夾雜物的總量近60萬噸。環保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 在固體廢物的進口管理方面,未來會進一步加嚴。

         11項環控標準全面加嚴

        據了解,現行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共有13項(GB16487.1~GB16487.13- 2005),分別包括骨廢料、冶煉渣、木、木制品廢料、廢紙或紙板、廢纖維、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電機、廢電線電纜、廢五金電器、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 動結構體、廢塑料、廢汽車壓件,各標準控制的重點是夾雜物和放射性污染。

        現行環控標準于1996年首次發布,2005年第一次修訂。多年來,標準的實施對加強進口固體廢物環境管理,防范進口廢物及其夾雜物帶來的環境 污染風險,構建和維護固體廢物進口的正常貿易秩序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進口固體廢物帶來的環境風險凸顯,現行環控標準控制要 求已無法適應和滿足當前環境管理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進口廢物目錄最新調整情況,本次修訂標準涵蓋了目前所有許可進口固體廢物的11項標準;同時廢止2009年已明確禁止進口的骨廢料、2017年年底禁止進口的廢纖維相關的2項標準。因而,此次修訂實際為11項標準。

        此次標準修訂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包括:對進口廢物的放射性污染控制、危險廢物控制、加嚴非危險性廢物的夾雜物指標、控制廢物自身品質、增加檢驗原則等。

        具體來看,新標準保留了2005年標準中的放射性控制要求,并且增加了外照射貫穿輻射劑量率的要求;明確對《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列出的廢物種 類以及經過危險廢物鑒別方法和標準鑒別的危險廢物,控制要求統一定為0.01%;除廢塑料、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動結構體標準中一般夾雜物指標維持不變 外,將廢有色金屬標準中一般夾雜物控制指標調為1.0%,其他標準中一般夾雜物限值要求調為0.5%。

        同時,修訂標準適當對廢物自身品質加以考慮,例如,廢紙標準中嚴格限制混入被焚燒或部分焚燒的廢紙以及被滅火劑污染的廢紙,廢有色金屬和廢鋼鐵 2項標準中對含有的粉末物質比例進行控制,進口廢五金電器中可回收利用金屬的含量由不低于廢五金電器總重量的60%提高到80%等;除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 浮動結構體標準外,其他10項標準在檢驗部分均增加一條檢驗原則性要求。

         三類進口廢物占“大頭”

        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稱,據統計,2013年以來,海關緝私部門查獲以偽報、夾藏等方式走私洋垃圾案件338起,查證涉案廢物125 萬噸。2016年進口固體廢物約4658萬噸,主要進口廢物類別分別是廢紙、廢塑料、廢五金類,占到了88.9%。按照現行環控標準中夾雜物含量要求估 算,以上三類進口固體廢物夾雜物的總量近60萬噸,而且基本都是需要無害化處置的不可利用廢物,嚴重擠占了我國有限的環境容量,其處理處置也嚴重威脅我國 的生態環境安全。

        大量不合格固體廢物、走私進口廢物案例表明,進口廢物不但導致環境污染風險日益嚴峻,而且存在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風險,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有必要制定從嚴的環境保護標準加以管控。

        一位做資源回收的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近年來,我國在進口固體廢物上的政策一直都是收緊的趨勢。

        2017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會議指出,要 以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核心,完善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分行業分種類制定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的時間表,分批分類調整進口管理目錄,綜 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手段,大幅減少進口種類和數量。要加強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管理,發展循環經濟。

        2017年7月,環保部介紹,2017年底之前,中國將緊急禁止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4類24種固體廢物入境。

        對于在固廢進口政策上的收緊,上述資源回收的業內人士認為,對我國中遠期的固體廢物回收市場發展是利好的,但是短期內看對于長期依賴進口的部分國內市場是有影響的。

        為此,一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未來是對禁止洋垃圾進口的力度越來越大,2017年以來進口標準和進口數量己經嚴格控制,市場己經對此標準有所適應,國外也早己清楚,受影響的主要是從事進口的企業。

        2018年1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環保部獲悉,近日環保部會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冶煉渣》等11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進一步提高了進口固體廢物的環保標準。

        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2016年進口固體廢物約4658萬噸,主要進口廢物類別分別是廢紙、廢塑料、廢五金類,占到了 88.9%。按照現行環控標準中夾雜物含量要求估算,以上三類進口固體廢物夾雜物的總量近60萬噸。環保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 在固體廢物的進口管理方面,未來會進一步加嚴。

         11項環控標準全面加嚴

        據了解,現行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共有13項(GB16487.1~GB16487.13- 2005),分別包括骨廢料、冶煉渣、木、木制品廢料、廢紙或紙板、廢纖維、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電機、廢電線電纜、廢五金電器、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 動結構體、廢塑料、廢汽車壓件,各標準控制的重點是夾雜物和放射性污染。

        現行環控標準于1996年首次發布,2005年第一次修訂。多年來,標準的實施對加強進口固體廢物環境管理,防范進口廢物及其夾雜物帶來的環境 污染風險,構建和維護固體廢物進口的正常貿易秩序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進口固體廢物帶來的環境風險凸顯,現行環控標準控制要 求已無法適應和滿足當前環境管理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進口廢物目錄最新調整情況,本次修訂標準涵蓋了目前所有許可進口固體廢物的11項標準;同時廢止2009年已明確禁止進口的骨廢料、2017年年底禁止進口的廢纖維相關的2項標準。因而,此次修訂實際為11項標準。

        此次標準修訂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包括:對進口廢物的放射性污染控制、危險廢物控制、加嚴非危險性廢物的夾雜物指標、控制廢物自身品質、增加檢驗原則等。

        具體來看,新標準保留了2005年標準中的放射性控制要求,并且增加了外照射貫穿輻射劑量率的要求;明確對《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列出的廢物種 類以及經過危險廢物鑒別方法和標準鑒別的危險廢物,控制要求統一定為0.01%;除廢塑料、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動結構體標準中一般夾雜物指標維持不變 外,將廢有色金屬標準中一般夾雜物控制指標調為1.0%,其他標準中一般夾雜物限值要求調為0.5%。

        同時,修訂標準適當對廢物自身品質加以考慮,例如,廢紙標準中嚴格限制混入被焚燒或部分焚燒的廢紙以及被滅火劑污染的廢紙,廢有色金屬和廢鋼鐵 2項標準中對含有的粉末物質比例進行控制,進口廢五金電器中可回收利用金屬的含量由不低于廢五金電器總重量的60%提高到80%等;除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 浮動結構體標準外,其他10項標準在檢驗部分均增加一條檢驗原則性要求。

         三類進口廢物占“大頭”

        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稱,據統計,2013年以來,海關緝私部門查獲以偽報、夾藏等方式走私洋垃圾案件338起,查證涉案廢物125 萬噸。2016年進口固體廢物約4658萬噸,主要進口廢物類別分別是廢紙、廢塑料、廢五金類,占到了88.9%。按照現行環控標準中夾雜物含量要求估 算,以上三類進口固體廢物夾雜物的總量近60萬噸,而且基本都是需要無害化處置的不可利用廢物,嚴重擠占了我國有限的環境容量,其處理處置也嚴重威脅我國 的生態環境安全。

        大量不合格固體廢物、走私進口廢物案例表明,進口廢物不但導致環境污染風險日益嚴峻,而且存在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風險,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有必要制定從嚴的環境保護標準加以管控。

        一位做資源回收的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近年來,我國在進口固體廢物上的政策一直都是收緊的趨勢。

        2017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會議指出,要 以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核心,完善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分行業分種類制定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的時間表,分批分類調整進口管理目錄,綜 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手段,大幅減少進口種類和數量。要加強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管理,發展循環經濟。

        2017年7月,環保部介紹,2017年底之前,中國將緊急禁止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4類24種固體廢物入境。

        對于在固廢進口政策上的收緊,上述資源回收的業內人士認為,對我國中遠期的固體廢物回收市場發展是利好的,但是短期內看對于長期依賴進口的部分國內市場是有影響的。

        為此,一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未來是對禁止洋垃圾進口的力度越來越大,2017年以來進口標準和進口數量己經嚴格控制,市場己經對此標準有所適應,國外也早己清楚,受影響的主要是從事進口的企業。